鲜到舔盘的红烧大黄鱼!煎鱼不破皮秘诀,上桌秒光!
上周六回爸妈家,刚到楼下就闻见一股熟悉的香味 —— 是妈妈在做红烧大黄鱼。推开门,厨房飘着的热气裹着酱香,妈妈正站在灶台前,用勺子把汤汁往鱼身上淋,金黄的鱼身裹着红亮的汁,看得我直咽口水。
小时候大黄鱼不算常吃,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我考了好成绩,爸爸才会去菜市场挑一条鲜活的回来。那时候我总蹲在厨房门口,看妈妈处理鱼,她会一边刮鱼鳞一边跟我说:“这鱼腹里的黑膜得挖干净,不然吃着腥。” 煎鱼的时候 “滋啦” 一声响,我就知道,等会儿准能吃着最嫩的鱼肉。
现在菜市场里大黄鱼常见了,但每次吃妈妈做的,还是觉得比外面饭馆的香。后来我缠着她教我做,才发现这道菜看着简单,藏着不少小技巧。今天就把妈妈的做法整理出来,咱们一起在家复刻这口家常鲜!
做红烧大黄鱼,食材不用复杂,但妈妈总说 “选对料,菜就成了一半”,每样都藏着她跟菜市场摊主打交道的小门道。
先说主角大黄鱼:一定要选鲜活的!妈妈挑鱼有个诀窍 —— 看眼睛,活鱼眼睛亮得像有光,鳃是鲜红的,摸鱼身的时候,鳞片滑溜溜的,不会发黏。要是当天没鲜活的,冻大黄鱼也能做,但妈妈说 “冻鱼得提前解冻到半硬,别完全化软,不然肉容易散”。
配料就用家里常有的老生姜、小香葱、大蒜:生姜要选表皮皱巴巴的老姜,妈妈说 “老姜去腥够劲,嫩姜太辣,反而抢味”;香葱得要本地小香葱,最后撒在鱼上,香味能窜老远;大蒜不用去皮,拍扁就行,爆香的时候特别出味。
调料是灵魂,妈妈从不用复杂的,就酿造生抽、老抽、黄酒、冰糖、豆瓣酱这几样:生抽得看配料表,有 “酿造” 俩字的才鲜,妈妈总买小区超市里那款,说 “用了十几年,味儿没变”;老抽就放一勺,主要是上色,多了会苦;黄酒用家里泡的米酒,比啤酒柔,去腥还不冲;冰糖比白糖好,上色亮,甜味也柔和,不会齁;豆瓣酱选原味的,炒出红油,香味一下就出来了。
6 步做出家常红烧大黄鱼,每步都有妈妈的小技巧这做法是妈妈手把手教我的,每一步都标着 “重点”,照着做,保证鱼嫩不腥,汤汁还下饭。
1.处理大黄鱼:去净 “腥味源头”先剪去鱼鳍和鱼鳞,用剪刀从鱼腹剪开,把内脏掏干净(记得挖掉鱼腹里的黑膜,妈妈说这层膜最腥,不挖掉吃着会有怪味)。冲洗干净后,用厨房纸把鱼表面和鱼腹里的水分都吸干 —— 这步超关键!不然煎鱼的时候会溅油,还容易破皮。
2.煎鱼:3 个动作防破皮热锅冷油,等油冒烟后,先放 2 片姜片在锅里擦一圈(妈妈的防粘秘诀!),再把大黄鱼放进去。中小火慢慢煎,千万别急着翻面,等一面煎到金黄、用铲子推一下能移动,再翻面煎另一面,煎到两面都金黄,就盛出来备用。
3.炒料:炒出红油才香锅里不用再倒油,就用刚才煎鱼剩下的底油,放葱段、姜片、拍扁的大蒜,中火炒出香味,再挖 1 勺豆瓣酱进去,快速翻炒出红油(喜欢吃辣的可以加个干辣椒,香味更足)。
4.调汁:比例记准,不咸不淡接着加 2 勺生抽、1 勺老抽、1 勺黄酒、1 小块冰糖,翻炒 10 秒,让调料融合出香味,再倒半碗热水 —— 一定要用热水!妈妈说 “冷水会让鱼肉遇冷收缩,变柴”,热水要没过鱼身的一半,不然焖的时候鱼吸不到汁。
5.焖煮:小火慢炖,肉才嫩把煎好的大黄鱼放进锅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 15 分钟。别嫌时间长,这 15 分钟能让鱼肉吸满汤汁,连鱼骨缝里都有味,妈妈说 “炖鱼跟熬汤一样,得给时间让味儿进去”。
6.收汁:淋汁让鱼身更入味开盖转大火收汁,期间用勺子不断把锅里的汤汁淋在鱼身上(这步叫 “浇汁”,能让鱼表面也吸满味),等汤汁收得浓稠,能挂在勺子上,就关火,最后撒上小香葱,一道香到骨子里的红烧大黄鱼就做好了!
我刚开始做的时候,总问妈妈 “为什么我煎的鱼会破”“为什么汤汁不香”,她每次都笑着解答,还顺便讲点小原理。
疑问 1:煎鱼总破皮,是鱼的问题吗?其实跟鱼没关系!妈妈说 “主要是没做好两步”:一是鱼表面的水分没吸干,油遇到水就会溅,还会把鱼皮冲破;二是锅不够热,鱼放进去就粘在锅底,一翻就破。所以记住:吸干水分 + 热锅冷油 + 姜片擦锅,煎鱼准不破。
疑问 2:焖鱼的时候,汤多了还是少了好?妈妈说 “汤要没过鱼身一半”,太多了收汁慢,汤汁味淡;太少了鱼会煮干,肉变柴。要是中途发现汤少了,别加冷水,加热水,不然鱼肉会突然收缩,口感就老了。
疑问 3:为什么加了糖,鱼反而更鲜?我以前以为红烧菜加糖会甜,后来妈妈告诉我,冰糖不是为了甜,是 “提鲜”。它能中和酱油的咸,让汤汁更柔和,还能让鱼的颜色更亮,看着就有食欲,这比直接放白糖好多了,白糖容易煮苦,还没这么鲜。
我现在每次做红烧大黄鱼,都会想起妈妈站在灶台前的样子,有时候还会视频问她 “今天加了豆瓣酱,是不是多了?”。
你们家做红烧大黄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呀?是加豆瓣酱提香,还是直接用酱油调汁?或者有什么独家去腥秘诀?快来评论区跟我聊聊,我超想偷学你们的做法,下次做给妈妈尝,让她也夸夸我!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