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饭的朋友们请妥善收藏,都是实用常识和万能公式,分享给您
对于喜欢做饭却总在细节上“翻车”,或是想提升厨艺却不知从何下手的朋友来说,掌握厨房中的基础常识和万能调味公式,往往能让烹饪效率与菜品口感事半功倍。下面这份整理好的厨房“秘籍”,无论是日常家常菜还是特色风味菜,都能帮你轻松搞定。48条厨房实用常识,搞定烹饪细节1.炖鸡添香叶:炖鸡时放少许香叶,独特香气会渗透进鸡肉纹理,让鸡汤鲜醇、鸡肉入味,风味更有层次。
2.做肉多放花椒:炒、炖、卤肉时多放花椒,既能掩盖肉类腥味,又能赋予食材醇厚麻香,刺激味蕾。
3.贝类多放葱:烹制蛤蜊、扇贝等贝类时多放葱,葱的辛辣与清香可去腥味、提鲜味,与贝类的鲜美完美融合。
4.炖鱼多放姜:姜能中和鱼肉寒性,还能彻底去除鱼腥味,炖出的鱼香气浓郁,吃起来不腥不腻。
5.煮牛肉加小苏打变嫩:煮牛肉前,加适量小苏打抓匀静置,可改变牛肉纤维结构,让牛肉吸收更多水分,煮后鲜嫩多汁不柴。
6.骨头汤放陈皮味鲜:熬骨头汤时丢几片陈皮,果香能解油腻,还能让汤味更清新鲜美,喝起来不寡淡。
7.煮海带加醋软得快:煮海带时加一点醋,醋会与海带成分反应,加速纤维软化,大幅缩短烹饪时间,口感更软糯。
8.蚝油熟了放:蚝油鲜味物质怕高温,需在食材快成熟、即将出锅时放,才能最大程度保留鲜味。
9.味精出锅时放:味精在 70℃-90℃时鲜味最浓,过早放入会因高温变质,不仅鲜味流失,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10.料酒锅温高时放:油温升高后放料酒,高温会让酒精快速挥发,带走食材腥味,同时留下料酒的香味。
11.煮汤盐最好放:过早放盐会让食材因渗透压流失水分,口感变差,汤也会过咸;最后放盐既能控制咸淡,又能保持食材鲜嫩。
12.饺子盐水一起放:水烧开后加适量盐再下饺子,盐能提高水的沸点,让饺子更快熟透,还能让饺子皮更有韧性,不易粘连、破皮。
13.肉菜快熟时放盐:盐会让肉的蛋白质凝固,过早放盐会导致肉不易炖烂、口感发柴;快熟时放盐,既能让肉入味,又能保持肉质鲜嫩。
14.酱油和盐一起放:酱油本身含盐分,与盐一同放入能让味道均匀融合,避免后期单独加盐导致部分区域过咸。
15.蔬菜先洗后切:切后再洗会让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从切口流失,先洗后切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
16.别等锅里冒烟才放菜:油冒烟时温度过高,此时放菜易产生有害物质,还会让蔬菜失水变焦;油微热、出现少量油纹时放菜最合适。
17.煲汤用的肉要焯水:肉类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料酒焯水,能去除血水、杂质和腥味,让煲出的汤清澈无异味。
18.炸花生米凉油小火:凉油时就放入花生米,开小火慢炸,能让花生米受热均匀,避免外皮焦糊、内部未熟,炸后酥脆可口。
19.煮大米粥热水下锅:热水能让米粒快速受热膨胀、糊化,煮出的粥更浓稠,还能节省时间,减少营养流失。
20.蚝油冷藏保存:蚝油含大量水分和营养,常温下易滋生细菌变质;开封后放入冰箱冷藏,能延长保质期、保持鲜味。
21.西兰花分朵清洗:西兰花结构特殊易藏污纳垢,分小朵后放入加盐和面粉的清水中浸泡 15-20 分钟,盐杀菌、面粉吸附杂质,再冲洗更干净。
22.不用开水解冻肉:开水解冻会让肉表面迅速变性、内部未化,导致营养流失、口感粗糙;建议冷藏缓慢解冻,或密封后冷水浸泡解冻。
23.切菜讲究刀工:切肉顺着纹理切,炒时不易散;切蔬菜根据质地和做法选切法(切丝、切片、切段),让食材受热均匀,提升口感。
24.食材预处理有技巧:炒青菜前焯水可去草酸,让青菜更脆嫩;炖肉前用调料腌制,能让肉质更鲜嫩多汁。
25.火候掌控是关键:炒菜先大火热锅,油温七八成热时下食材,快速翻炒,保证食材熟透且不糊锅。
26.调味顺序要牢记:一般先加糖、酒,再放盐、醋、酱油,最后加味精或鸡精提鲜,让味道层次分明、互不掩盖。
27.炖汤小火慢炖:小火能让食材的营养慢慢释放到汤中,汤味更浓郁;过程中少加水,避免稀释味道和营养。
28.蒸菜大火快蒸:大火能让食材短时间内熟透,最大程度保留鲜嫩口感,注意把控时间,避免蒸过头导致食材软烂。
29.煮面开水下锅:开水下锅让面条快速煮熟,口感更筋道;加少许盐还能让面条更爽滑,不易粘连。
30.炒菜加热水:炒菜需加水时加热水,能保持食材温度,避免因温度骤降导致口感变柴;加冷水会影响食材鲜嫩度。
31.炖肉加山楂:炖肉时放几片山楂(干鲜均可),山楂中的酸性物质能分解肉质蛋白质,让肉更软烂易嚼,还能解腻。
32.炒青菜加蒜:蒜末热油爆香后再炒青菜,蒜香与青菜的清香融合,能让青菜味道更鲜美,减少青涩感。
33.煮鱼加姜片:姜片的挥发性物质能中和鱼腥味,煮鱼时放几片,既能去腥味,又能增添淡淡的姜香。
34.煎鱼不粘锅:锅底涂一层薄油,烧至微微冒烟后下鱼,保持中小火煎制,避免频繁翻动,能防止鱼皮破裂、粘锅。
35.炖骨头汤加醋:醋能溶解骨头中的钙质,形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炖骨头汤时加少许,既能补钙,又不影响汤味。
36.煮鸡蛋加凉水:水开后煮鸡蛋,中途加少许凉水,蛋壳与蛋白因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剥壳时会更轻松。
37.炒菜加料酒:肉类、海鲜等食材炒菜时加料酒,酒精挥发能带走腥味,料酒中的香料还能为菜肴增香。
38.炖肉加橘皮:橘皮的挥发性成分能去除肉的腥味,酸甜口感还能解油腻,炖肉时放一两块,风味更清爽。
39.炒土豆丝先泡水:土豆丝切好后用清水浸泡,能去除表面淀粉,炒制时不易粘锅,口感更脆爽。
40.蒸馒头加白糖:发面时加少许白糖,能为酵母菌提供营养,促进发酵,让蒸出的馒头更松软香甜。
41.煮米饭加几滴油:煮米饭时加几滴食用油,油会在米粒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米饭粘连,还能让米饭更有光泽、口感更香滑。
42.炒菜用铁锅:铁锅导热均匀,炒菜时能释放微量铁元素,帮助补充铁质,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43.肉类腌制加蛋清:腌制肉类时加一个蛋清抓匀,蛋清中的蛋白质加热后会包裹肉纤维,减少水分流失,让肉质更嫩滑。
44.炖肉加啤酒:炖肉时加适量清淡型啤酒,麦芽香气和酒香能提升风味,酵母和酶类还能分解肉纤维,让肉更软烂。
45.蒸鱼铺姜片葱段:蒸鱼时在鱼身、鱼腹下铺姜片、葱段,蒸汽会带着姜葱的香味渗透鱼肉,既能去腥味,又能让鱼肉更鲜香。
46.煮面条加橄榄油:煮面条时加少许橄榄油,能防止面条粘连,让面条表面更光滑;煮好后用冷水冲洗,口感更爽滑。
47.炒青菜先放蒜:先将蒜末在热油中爆香,再放入青菜翻炒,蒜末的香味能充分融入青菜,让青菜颜色更鲜亮、味道更浓郁。
48.炖汤加枸杞红枣:炖汤时加几颗枸杞、一两颗红枣,既能提升汤的甜度和鲜味,又能增加营养,让汤品更健康。
16个万能做饭公式,调味不再发愁掌握下面的万能公式,无论是家常小炒、凉拌菜,还是特色酱汁,都能轻松复刻,再也不用纠结 “放多少调料”“怎么搭配”。
1.炒素菜公式:油+蒜末+蚝油+生抽+盐,蒜末爆香后下素菜,快熟时加蚝油、生抽、盐调味,简单又鲜美。
2.炒肉菜公式:醋+盐+酱油+料酒+1/2勺糖,肉用料酒腌制去腥,炒时加醋、酱油、盐,最后放半勺糖提鲜,肉质鲜嫩、味道醇厚。
3.炖肉菜公式:盐+料酒+葱姜蒜+糖+醋+老抽,肉类焯水后,加葱姜蒜爆香,再放料酒、老抽上色,加清水、盐、糖、醋炖至软烂,香味浓郁。
4.糖醋菜公式:白醋+糖+番茄酱+淀粉水,按 “2:1:1” 的比例调糖醋汁,食材炸好后淋汁,最后勾淀粉水收汁,酸甜可口、外酥里嫩。
5.鱼香菜公式:醋+糖+生抽+淀粉+葱蒜姜+泡椒+水,葱蒜姜、泡椒爆香,加醋、糖、生抽、水调成汁,食材炒熟后勾淀粉水,酸辣开胃。
6.凉拌菜公式:辣椒面+芝麻+生抽+陈醋+小米辣+香油+蒜末,所有调料混合调成料汁,淋在煮熟或焯熟的食材上,拌匀即可,香辣过瘾。
7.酸辣菜公式:盐+糖+小米辣+蚝油+生抽+白醋+蒜末,食材炒熟后,加蒜末、小米辣、生抽、蚝油、盐、少许糖,最后加白醋提味,酸辣适中。
8.麻辣拌公式:蒜末+辣椒油+麻油+醋+孜然粉+麻酱+蚝油,麻酱用温水调开,加其他调料混合,淋在焯熟的食材上,麻辣鲜香。
9.拌面炸酱公式:肉末 + 料酒 + 葱姜蒜 + 甜面酱 + 黄豆酱,肉末用料酒腌制,葱姜蒜爆香后下肉末炒散,加甜面酱、黄豆酱炒出香味,拌面超入味。
10.韩式酱公式:韩国辣酱 + 雪碧 + 生抽 + 糖 + 香油 + 芝麻 + 辣椒粉,所有调料混合搅匀,可用于拌菜、烤肉蘸料,甜辣带点气泡感。
11.照烧酱公式:生抽:老抽:蚝油:蜂蜜:盐 = 2:1:1:1: 少许,所有调料混合,食材煎熟后淋酱,小火收汁,咸甜浓郁,适合鸡肉、鱼肉。
12.油醋汁公式:橄榄油 + 苹果醋 + 蜂蜜 + 黑胡椒碎 + 柠檬汁,按 “3:2:1” 的比例混合橄榄油、苹果醋、蜂蜜,加黑胡椒碎、柠檬汁,适合拌沙拉、蔬菜。
13.三汁焖锅公式:蚝油 + 番茄酱 + 黄豆酱 + 海鲜酱油 + 糖 + 胡椒粉,所有调料混合调成汁,淋在食材上焖煮,酱香浓郁,适合焖肉、蔬菜。
14.泰式甜辣汁公式:小米辣 + 蒜末 + 洋葱 + 香菜 + 青柠 + 鱼露 + 生抽 + 糖,洋葱、香菜切碎,与其他调料混合,酸甜辣带点鱼露的咸鲜,适合蘸海鲜、拌凉菜。
15.减脂料汁公式:蒜末 + 小米辣 + 糖 + 生抽 + 蚝油 + 圆葱 + 醋,圆葱切碎,所有调料加少许水搅匀,低油低盐,适合拌减脂餐、水煮菜。
16.黑胡椒汁公式:蒜姜 + 黑胡椒 + 番茄酱 + 盐 + 黄油 + 糖,黄油融化后炒香蒜姜,加番茄酱、盐、糖、黑胡椒,加少许水熬煮,适合搭配牛排、意面。
有人说,好的烹饪不是靠 “天赋”,而是靠 “懂方法”。确实,将简单食材做成让人眼前一亮的菜肴,靠的正是对细节的把控。上面这些厨房常识与万能公式,没有高深技巧,却能帮你绕开烹饪中的常见问题,让调味、火候、食材处理都变得简单可控。试着用这些方法去创作,你会发现,原来轻松做出好吃的饭菜,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