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老两口晚餐2个菜,1蒸1煮全搞定,老公连夸太好吃!
“今晚就俩菜,15分钟上桌,吃得比饭店还舒服。”我把这句话发到家庭群,三分钟不到,手机“滴”了七下,全是“菜谱交出来!”
其实真没啥秘方,只是把秋天的两大宝藏——迁西板栗+五常新米——塞进高压锅和汤锅,让它们自己干活。
先说蒸菜。
板栗香菇蒸排骨,听起来像功夫菜,操作却像泡面。
排骨焯水后铺碗底,抓一把迁西小板栗,十字剪口后空气炸锅200℃五分钟,壳一捏就掉,肉厚的小香菇随便撕两下,全丢进碗。
两勺生抽、半勺老抽、一点黄酒、一撮冰糖,上手拌五秒,高压锅上汽后15分钟。
关火那一刻,厨房像开了一颗栗子味炸弹,排骨软到筷子一碰就脱骨,香菇吸饱甜汁,板栗粉得直掉渣。
另一边煮锅更懒。
高山毛白菜、胡萝卜、甜玉米、油豆腐、紫菜,按“耐煮→易熟”顺序丢进去,清水没过面,大火烧开转小火十分钟。
啥调料?只一点盐,就足够让毛白菜的冷天甜、玉米的秋香、紫菜的海洋味轮番在舌尖打卡。
这锅我叫它“五鲜汤”,鲜得连味精都失业。
主食是刚脱粒不久的五常新米,9月底收割,11月初正好喝到“第一口水”,米粒饱胀得像穿羽绒服,蒸汽一窜,整条楼道都在敲门问“谁家焖饭?”
为什么这套组合能又快又香?
秘密藏在“季节差”。
迁西板栗今年搞了“树下生草”生态种植,草长高后自然凋亡变成有机肥,栗子糖分比往年高1.8%,粉质更细,哪怕只蒸15分钟也能入口即化。
五常稻花香呢,昼夜温差大,淀粉里支链淀粉含量高,冷天焖饭天然带一股奶油香,根本不用配咸菜。
高山毛白菜更夸张,霜打以后,为了抗冻,植株把淀粉转成可溶性糖,维C含量比平地菜高12%,甜得可以直接当水果啃。
时间差也打好了。
蒸菜15分钟,煮汤10分钟,重叠进行,你只需在板栗炸锅后洗个手,就能把米淘好下锅。
真正动手时间不到5分钟,其余全是锅具在打工。
有人担心“这么素,老公会不会抗议?”
我把烤好的那盘板栗端上桌,他以为是零食,结果一口接一口,直接把蒸菜里的板栗也挖光,边吃边嘟囔:“下次多蒸两碗,汤别做了,浪费胃空间。”
看,男人的胃比营销号诚实:只要真好吃,他们自己会投票。
收尾别忘了“十字剥壳法”的彩蛋:
板栗顶端剪十字,炸锅5分钟,壳会自己张嘴,趁热一捏,完整栗子肉蹦出来,比剥橘子还解压。
剥满一碗丢冷冻,下周做栗子粥、栗子蛋糕、栗子炖鸡,都能随拿随用。
所以,别再问“两个人晚饭做什么”。
抓住秋天的尾巴,把应季食材交给蒸汽和沸水,你负责摆桌,厨房负责掌声。
下次霜降前,试试这“1蒸1煮”组合,吃完问问自己:是菜太香,还是秋天太会宠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