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咖啡馆”走红网络!店名疑“蹭官方”,律师称公共属性词语不作商标
近日,一家号称“用咖啡讲述中国故事”的“人民咖啡馆”在网络走红,统一的字体、红五角星装饰、加上诸如“人民咖啡为人民”的宣传标语,满满的红色元素十分吸引眼球,不少人前往店内消费打卡。但有网友指出,乍一看,还以为这“人民咖啡馆”是哪个官方部门开的店,不少网友进一步质疑,取这种店名,是否在“蹭官方背景”?有律师指出,根据《商标法》规定,“人民”明显属于公共属性的词语,不得将其作为商标使用。该咖啡馆在招牌上使用“人民”、红五角星元素的行为,试图通过消费公共情感来获取收益,本质上是借公众对公共符号的情感认同和信任来谋取商业私利。
红色元素咖啡馆走红网络
在社交媒体中,羊城晚报记者以“人民咖啡馆”为关键词检索,搜到不少打卡帖,配以“根正苗红的咖啡馆”“人民咖啡人民喝”等文案。
而在人民咖啡馆的官方账号中,更是贴出了其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图片,这些门店的外观风格统一:“人民咖啡馆”的店名均由大众熟悉的“毛体”写就,并配有红五角星图样。而门店内部的装潢也是红色元素满满,甚至存在“人民咖啡为人民”“人民暴富”等各色宣传语。
据人民咖啡馆账号公开信息,人民咖啡馆的全国首家门店为上海四行仓库店,始于2021年4月。当前,人民咖啡馆已陆续在全国18个省份、20个城市开设27家直营门店,另有10余家门店计划开业,包括位于海外的澳洲悉尼店。在已开设的门店中,大部分均在2024年12月后营业。
记者查询发现,在人民咖啡馆已开设的门店中包括上海四行仓库店、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店、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店等等,这些店名均与当地的文旅资源结合,更显现出浓厚的红色氛围。
在人民咖啡馆小程序中,记者查询发现,其在售的咖啡包括冰中式(复兴炖咖啡)、财神奶咖等等,价格从9.8元到19.8元,与大部分连锁咖啡店相比,价格较为低廉。相较之下,店内的周边商品不算便宜,“劳动人民杯”冰箱帖售价26元,刻有“人民咖啡馆”字样的“品牌唤醒杯”售价为98元。
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质疑“非官方可以这么搞吗?”“民营店铺,为何拼命擦官方背景?”,更有网友直言,在红色纪念场馆开咖啡店,合适吗?
商标未获注册,大量模仿者已出现
记者查询发现,人民咖啡馆母公司为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自2020年12月起,便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爱人民炖咖啡”“复兴炖”等商标,均被驳回,目前该公司持有“要潮”“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THE PEOPLE”等商标。
“人民咖啡馆”商标还未获注册,不少人却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不少“山寨”的人民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10月,要潮文化曾发布声明,称“全国涌现大量人民咖啡馆模仿者涉嫌盗用品牌名称、视觉设计,甚至开展非法加盟”。目前在“人民咖啡馆”的官方账号上已看不到相关声明。
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人民咖啡馆”官方账号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时表示,所谓的“鸡西首店”“河北迁安首店”等等都并非官方门店,该账号声明:“本店暂未开放任何形式的加盟、授权、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民晚报,2022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店名:人民咖啡馆)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店涉嫌存在未按要求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11月6日下午,记者多次致电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未能接通。
律师:商家“蹭官方”行为不可取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生廷分析,根据《商标法》规定,“人民”明显属于公共属性的词语,不得将其作为商标使用。该咖啡馆在招牌上使用“人民”、红五角星元素的行为,试图通过消费公共情感来获取收益,本质上借公众对公共符号的情感认同和信任来谋取商业私利,相关部门应对上述现象予以调查处理。
何生廷表示,作为经营者,明知自己申请的“人民”商标被驳回,仍执意使用相关争议元素,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若放任不管,可能引发行业内“蹭公共属性”的不良跟风。他表示,市场主体应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与商业伦理,企业不能以“营销创新”为名,利用公共符号去“博眼球、蹭流量”。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各种以红色旗帜、徽章、军装元素主题的餐厅,合理使用这些元素而不违法的边界在哪?何生廷认为,在使用上述相关元素时应尊重历史与文化,注意使用场景。由于红色旗帜、徽章等元素往往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在使用时应避免不恰当的场景,例如不能将其用于商业炒作、低俗娱乐的活动。
比如说,餐厅在经营活动中,不能将国旗图案用于招牌、菜单、广告宣传等商业用途。在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餐厅可以在经营场所合乎规范地悬挂国旗,其出发点为爱国情感,而不是为了商业宣传。
此外,商家在营造红色主题氛围时,应避免使用具有特定政治含义和国家象征意义的元素进行过度商业化包装,确保相关元素不与国家象征、军人荣誉等产生不当关联,不会引起公众的误解或不良影响。
从此前的“警茶”事件也可以看出,有部分商家在“投机取巧”,想通过“蹭官方”“打擦边球”的方式去追逐利益。何生廷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此类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众的情感。相关部门可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聚焦餐饮、文旅、零售等易出现“蹭官方”乱象的行业,通过线下巡查、线上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排查招牌、宣传物料、直播内容中违规使用公共符号的行为,建立违规企业台账并跟踪整改。
对于违规使用国家象征元素的行为,依据《国旗法》《广告法》从严处罚;对商标使用与注册不一致、误导公众的行为,按不同情节依据《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处理。
此外,还可以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联合网信、文旅、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针对复杂违规案例开展协同查处,避免监管盲区。
文|记者 王隽杰
编辑:王智韬
来源:金羊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