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8:50

拒绝“人手一奖”,给消费者一份负责任的选酒指南!

曾几何时,国际大奖赛是消费者甄选佳酿的可靠罗盘。然而,随着各类赛事近年蜂拥进入中国市场,其权威性正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奖项逐渐异化为酒庄营销的包装工具,甚至陷入“人人有奖”的尴尬境地——这不仅彻底背离了竞赛选拔优秀的初衷,更扰乱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让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奖牌前无所适从。
在此背景下,如何辨别一个奖项是否严谨、可信,便成为关键。
第一,审视官方背书与权威认证。
赛事的命名往往是其公信力的第一道试金石。尤其在欧洲,一个能以城市名称命名的赛事,例如“法国里昂国际大奖赛”、“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大奖赛”或“英国伦敦国际大奖赛”,其背后代表着极高的标准与荣誉。这类命名被视为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需要经过省(州)乃至市政府长达三年左右的严格审核与授权,其权威性与严肃性不容侵犯。
第二,考察其市场根基与全球视野。
一个奖项的真正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为酒商创造实际的商业回报上。其核心逻辑在于“立足本土,影响世界”。试想,一个源自法国的知名大奖,如果脱离了本土,在其本土的主流超市、酒水专卖店等消费场景中,都难觅其获奖标识的踪影,消费者又如何能凭借这块奖牌建立信任、产生购买?那么,这个奖项无疑与市场严重脱节,是失败的。

法兰克福国际大奖赛:一个严谨的范本
在众多国际赛事中,法兰克福国际大奖赛堪称严谨与权威的典范。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酒类赛事之一,它隶属于享誉业界的欧洲Armonia赛事集团,拥有近四十年的悠久历史。该赛事不仅获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了流程的规范与科学,更得到了法兰克福市政厅的鼎力支持,历任市长都是其坚定的后盾,现任市长Mike Josef先生更是将其视为城市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

2024年,为了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尤其是回应中国消费者的期待,该赛事做出了一个历史性决定:首次走出欧洲,在中国设立分会场。这一举措旨在邀请更多深谙中国酒品文化与消费习惯的评委加入,确保评审结果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相关性。短短两年间,便成功吸引了西凤酒、董酒、金门高粱酒、仁怀酱香酒、华昊酒庄、金士力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的积极参与。

其备受推崇的“1+1+1”多维评审机制,是保障其公正性的核心。该机制由专家、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共同构成评委团,分别从专业品质、市场流通性、终端饮用体验三个维度对参赛酒款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评价。所有产品均在盲品环境下进行评审,最终结果通过条形码扫描直接生成,全程人为干预空间极小,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

尤为重要的是,大赛始终坚守着约30%的苛刻获奖率。这一硬性指标,从制度上杜绝了奖项泛滥的可能,确保了每一枚奖牌都代表着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筛选的卓越品质。它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结果,更是为全球消费者精心筛选出的一份真正值得信赖的“购酒清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拒绝“人手一奖”,给消费者一份负责任的选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