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滨:被新“康祈宗”拖累,明明是实力派,为何不被观众认可?
《外来媳妇本地郎》作为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曾是很多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却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所有的转折都发生在康祈宗的饰演者郭昶去世之后,作为剧中的灵魂人物,是郭昶饰演的康祈宗将这部剧带上了最高43点的巅峰,也是他自己的优秀表演让他从配角成了主角。正是因为这样,《外》剧无法割舍他塑造的康祈宗,因为一旦宣告这个角色死亡,弃剧的观众将会更多。
为了留住郭昶创造的康祈宗的影响力,剧组一开始迟迟不愿意让阿宗这个角色在剧情里跟大家道别,而是设定他去了非洲,甚至后来还找了一个新演员周晓滨来顶替他的位置,也就是“新阿宗”。
不过周晓滨演出了一百多集后就因为观众的诸多差评匆匆下线,那么究竟是周晓滨的演技问题,还是剧组对于人物设定出了问题,其实说到底其实是《外》剧的所有人不希望有人替代郭昶成为康祈宗。
周晓滨的新阿宗为何得不到观众认可?原因是这三点周晓滨饰演的新阿宗最早是在1237集“阿宗归来”里台词出场,1238集结尾正式出镜,之后就是讲述阿宗回到家以后跟家人们重聚的故事。
不过这个版本阿宗却有一个不一样的人设,就是人人都不信他且他的个人品行和郭昶版本的相距甚远。
阿宗回归,原本大家都应该开心的,虽然周晓滨和郭昶在外貌上有差别,但剧组用整容解释过去了。但一上来,新阿宗就受到了康家人乃至昌盛街街坊们的质疑,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这个新阿宗就是原来的康祁宗。所以观众在剧情的带动下自然不愿意认可周晓滨版本的康祈宗。
第一是在人物设定上,周晓滨版本的阿宗很不讨喜,处处坑人,没有让人喜欢的地方。这和郭昶版本的有很大差别,郭昶版的阿宗虽然有时候耍点小滑头,但对家人还是有情有义的。
第二是在剧情上,阿宗回归之后处处吃瘪,没有一个人尊重他,加上他做的事情,大家都对他只剩下厌恶。哪怕是新阿宗的最后两集“兄弟情怀”,剧组还继续让他在剧情里坑家人,甚至几乎公然跟兄弟们翻脸,把人家的好心当贼办。观众自然喜欢不起来他了。
第三点就是周晓滨自己的问题,作为科班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周晓滨的演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对于人物塑造来说,他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他很早就表示,自己不会模仿郭昶的表演方式,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阿宗这个人物。
这样的想法有没有问题呢?其实没有,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模仿一个人,只要能够创造出新的让人喜欢的点就能够有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执行上来看,强行去剥离一个大家熟悉的角色形象,很容易让大家一下子接受。
周晓滨粤语不流利、表演风格与观众记忆中的“康祈宗”存在差异。他与饰演妻子的虎艳芬(实际年龄仅大6岁)的对手戏被指缺乏夫妻感,更似母子。这种差异导致观众难以接受,最终引发舆论压力。
总的来说就是一是人物的设定和剧情不行,二是剧组人员包括演员都没有接纳他,三是周晓滨自己的想法和执行上脱节,但主要原因还是前两个。
这样演了一百多集后,观众最后写信到电视台要求周晓滨版本的“康祈宗”下线。
周晓滨离开《外》剧后,演出多部热剧证明其实力谈到接演阿宗一角,周晓滨笑叹一切都是缘分。因当年合作的广东电视台导演杨放惊叹他长得很像郭昶,周晓滨便受邀到广东台“串门”,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要求跟虎艳芬试戏,没想到这场临场发挥的戏竟得到了现场剧组人员的一致称赞。这也说明当时周晓滨的演技是得到了认可的。
周晓滨是不是一个演技派,毋庸置疑。
在参演《外》剧之前,周晓滨就已经拍摄过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的《吕梁英雄传》等制作精良的电视剧。
离开《外》剧之后,周晓滨参演了多部热播剧,《碧血剑》中的洪胜海,《倚天屠龙记》中的陈友谅。《嘿,老头!》中的老贼,《温州两家人》中的阿斌,《局中人》的吴队长,《风吹半夏》中的强哥等,虽然很多角色都是小人物,但周晓滨以其扎实的演技和多样的角色塑造能力在影视圈中崭露头角。
除了电视剧外,周晓滨也拍了不少电影,如有孙红雷、黄渤主演的《怪兽通缉令》,周冬雨主演的《阳台上》、周一围主演的《解放▪终局营救》等。他能够驾驭不同类型的角色,从现实主义题材到历史剧,再到喜剧电影,均有出色的表现。周晓滨对待每一个角色都认真投入,力求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离开《外》剧的周晓滨算不算因祸得福呢?如果真的成了新阿宗一直留在《外》剧,等待他的就是一条下坡路。而如今对他来说,作品已经说明了一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