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香半条街!玉林这道菜肴的盛行,带火了一个产业
姜母鸭,又名姜醋鸭,它是一道岭南名菜,据说起源于福建泉州,“姜母”便是福建人对老姜的称呼,这也是姜母鸭名字的由来。这道菜传入广东后,又从广东传入玉林。玉林的姜母鸭做法大体上传承了福建的原始技艺,但也掺入了部分“玉林元素”,使它更符合玉林人的口味。它是玉林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之一。姜母鸭味道鲜香,甘辛兼备。
老姜是姜母鸭的灵魂
姜母鸭,光从名字看,可以看出辣姜在这道菜中的份量。“制作这道菜要选用老姜,并且份量要在200克以上。”玉林市名厨委主席曾基曾专门到福建品尝过姜母鸭,故颇得其制作的精髓。他说,姜母鸭味道特点来源于生姜。使用足够老的生姜,做出的姜母鸭辛香、味醇、回甘,肉质肥美,嫩滑回弹,香味能香半条街,且毫无油腻之感。曾基介绍,姜母鸭里面的姜片要经过煸炒后再焖煮,所以吃起来辣味不会太浓,辣香却很足。
制作姜母鸭 一般选择70天左右的鸭子为佳。
鸭肉切成小块后,要冷水下锅焯水去血沫。
“鸭子一般选择70天左右的为佳,肉质弹性好,口感也饱满。”曾基在传授姜母鸭的制作方法时,会展示每一个细节:先是把鸭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焯水去血沫,捞出沥干备用;接着给老姜去皮,切成厚片,用刀背轻拍姜片,让其释放姜香;然后在锅中倒入麻油,开小火加热,放入姜片煸炒至表面微焦、香气溢出,加入焯水的鸭肉块。待中火翻炒至鸭肉表面微微金黄,油脂渗出后,放入八角、生抽、老抽、冰糖等,再翻炒均匀至鸭肉上色。此时,沿锅边倒入米酒(米酒的量以没过食材1/2为准),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50分钟,直至鸭肉软烂入味,汤汁浓稠。最后根据口味加盐调味,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挂勺,撒少许葱花点缀即可出锅。
制作时,要将姜片煸炒至表面微焦、香气溢出,再加入焯好的鸭肉块。
曾基强调,要做出真正美味的姜母鸭,一定要使用麻油。麻油与生姜的味道形成丰富的层次感,有着独特的风味。这样的姜母鸭醇香浓厚,连汤汁都非常美味,有网友称这种汤汁是拌饭的“魅力汁”,香味能一直钻到肚子里。
姜母鸭的盛行,带旺了养鸭业
曾在玉林城区开过餐馆的梁惠付称,以前玉林农村做酒席时,所烹制的鸭肉,其手法跟姜母鸭的做法近似,严格来说,也可算是姜母鸭。
姜母鸭辛香、味醇、回甘,肉质肥美,香味能香半条街。
姜母鸭这道菜肴的盛行,也带旺了玉林的养鸭业。据1993年出版的《玉林市志》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玉林就大量养殖本地麻鸭和火鸭(又称洋鸭),后引进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等。
姜母鸭,这道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其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食疗兼优。它的每一块鸭肉、每一片老姜里面,都藏着岁月的醇香与先辈的养生智慧。
采写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耀前编辑丨钟丹丹审核丨蒋西河
监制丨文 波 出品丨玉林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选▼
◆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