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大王,要和老干妈“抢饭碗”
当“榨菜大王”的成长故事触及天花板,它毅然将筷子伸向了老干妈的“饭碗”。近日,涪陵榨菜推出乌江油辣椒新品,高举“还原地道川渝风味”大旗,吹响了进军辣酱大市场的号角。
乌江亮剑:一瓶油辣椒的“四重创新”涪陵榨菜推出的乌江油辣椒,并非简单的品类延伸,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风味奇袭”。
配方“内卷”:双椒科学配比。乌江油辣椒新品采用“贵州二荆条+河南新一代”的双椒黄金配比。这并非随意组合,二荆条负责“香”,新一代专注“辣”,科学配比的目标明确:打造“香浓醇厚,辣而不燥”的复合口感,直接挑战传统辣酱寡辣、单调的味型短板。
工艺“淬炼”:三重淋油的匠心之作。乌江强调其“三重淬炼”工艺,采用非转基因菜籽油,通过三次淋油逐步激发出辣椒、饱满大豆和香脆花生的本味香气。这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更是对“工业感”调味品的有力反击,意在告诉消费者:我的风味,有层次、有底蕴。
健康“攻心”:干净配方的安全牌。“不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靠食材本味出香”,这精准命中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核心关切。“老人小孩也能适量吃”的表述,则意在打破辣酱只是“重口味年轻人”专属的刻板印象,试图撬动更广阔的家庭消费市场。
场景“通吃”:从厨房小白到露营达人。凉拌、拌面、炒菜、蘸料……乌江为这瓶油辣椒描绘了“万物皆可搭”的宏伟蓝图:它是“打工人的外卖救星”,是“家庭厨房的调味大师”,更是“露营旅行的必备神器”。这种全场景应用,旨在将其从单一的“佐餐酱”定位中解放出来,升级为一个跨界的“风味解决方案”。
增长触顶,涪陵榨菜的“红油”突围涪陵榨菜,为何要闯入老干妈盘踞的辣酱红海呢?
榨菜天花板已现。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包装榨菜零售额为82.9亿元,过去7年CAGR仅为10.8%,预计未来行业五年的CAGR为5.8%。而涪陵榨菜在行业内的市占率已经超过35%。近两年,涪陵榨菜陷入了增长瓶颈,2023-2024年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下滑。董事长高翔提出的“百亿乌江”蓝图,靠榨菜已独木难支。
“双轮驱动”战略下的必然落子。涪陵榨菜早已提出“双轮驱动”战略:以榨菜为中心,“榨菜+”和榨菜亲缘品类方向形成一轮驱动发展;以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业务等方向形成另一轮驱动发展。乌江油辣椒,正是连接“榨菜+”与“川式复合调料”两大战略支点的关键棋子。这步棋,意在将乌江的品牌影响力从“榨菜”品类,成功过渡到更广阔的“佐餐&烹饪”领域。
渠道深耕后的流量变现。涪陵榨菜拥有2600多家一级经销商,网络下沉至千余个县级市场。这套深度分销体系在榨菜增长放缓后,面临渠道效率与利润的压力。引入油辣椒这样市场认知度高、消费频率高的“流量大单品”,能够有效盘活渠道资源,为经销商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红海厮杀,乌江的机遇与挑战据《中国复合调味料产业白皮书》显示,2025年油泼辣子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80亿元,其中餐饮渠道占比达63%,家庭消费增速同比提升22%。从更长远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油辣子市场正以年均18%的增速发展。这片红海之中,群雄并起。
传统霸主:老干妈凭借53亿营收和无孔不入的渠道,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其风味豆豉油制辣椒是品类代名词和市场标杆,价格颇具竞争力(在京东老干妈官方旗舰店,2瓶280g的风味豆豉售价26.80元)。
地域强权:陕甘派(如永兴坊、陇上椒)凭借原产地风味和文旅红利异军突起;川渝派(如川娃子、饭扫光)则通过工艺创新和健康细分化切入市场,势头迅猛。
新锐品牌:虎邦、云山半等以“0添加”和外卖渠道另辟蹊径,瓜分年轻消费群体。
那么,乌江油辣椒的机遇何在呢?
品牌信任度是敲门砖:“乌江”二字在佐餐开味菜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信任,这能有效降低新品类的尝鲜门槛。
渠道渗透力是核武器:这是乌江的核心优势。其产品能迅速铺进老干妈所在的同一批终端货架,实现“货找人”,这是许多新锐品牌难以企及的。
风味差异化是突破口:强调“川渝风味”和工艺细节,能与老干妈的风味形成对比,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新选择。
不过,乌江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
价格硬仗:在京东平台,乌江油辣椒(200g)优惠价11.90元,而老干妈风味豆豉(折算每200g)仅9.57元。作为市场后来者,乌江在价格上并无优势。
品牌心智:消费者想到乌江,第一反应是榨菜。能否成功建立起“乌江=好辣酱”的新认知,是成败的关键。
口味忠诚:辣酱是口味忠诚度很高的品类,让习惯了老干妈或其他品牌的消费者转换口味,需要很强的产品力和持续的营销投入。
小结:涪陵榨菜卖油辣椒,或许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场深思熟虑、不得不打的战争。
对于涪陵榨菜而言,这瓶油辣椒承载的,是打破增长魔咒、迈向“百亿乌江”蓝图的希望。它试图将自己在榨菜领域积累的渠道力、品牌力、资本力,复制到规模更大、增长更快的辣酱赛道。
前有老干妈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侧有虎邦、饭扫光等新势力的包抄,乌江油辣椒的突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这也正印证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活力与真相: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变迁的餐桌。(文/ 新调味 侵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