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0 15:00

环县羊肉再添国字号荣光!“百合莲珠环县羊肉”菜品斩获中华金厨金奖




近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列入商务部“中华美食荟”重点活动的第34届中国厨师节暨2025中国厨艺与餐饮博览会,在江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全国500余名烹饪选手的行业盛会中,以甘肃庆阳环县羊肉为绝对核心的“百合莲珠环县羊肉”脱颖而出,不仅摘得赛事最高荣誉——中华金厨金奖,更收获众多参会者青睐与行业专家赞誉,让这一陇东地标名品的品质实力响彻全国,为庆阳“美食+文旅”融合发展再添重磅名片。

庆阳厨师刘富海创作的这道金奖菜品,以环县羊肉为主料,凭精湛技法锁住食材本味与庆阳农耕文化内涵。而能支撑菜品拿下中华金厨金奖这一国家级最高荣誉,核心正是环县羊肉无可替代的卓越品质——这既是菜品征服评委的关键,也是其赢得行业专家一致认可的根本。国际烹饪大师品鉴后曾评价:“环县羊肉肥瘦相间,肉质细腻,口感清香,有韧性和弹性,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鲜明特点”,此番获奖更印证了这一品质共识。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环县羊肉的品质优势深植于先天禀赋与后天深耕。其产自北纬37°黄金畜牧带的陇东荒漠半干旱草原,这里年日照超2600小时,昼夜温差大,760万亩天然草场盛产地椒、麻黄等百种“天然中药材”,留存的100万亩紫花苜蓿蛋白含量高达18.8%,境内1.7万条沟道的矿化度水源更适宜羊只“天然排酸”。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环县羊肉“朝踩黄土地、暮住土窑洞、日食天然草、渴饮矿泉水”的习性,从源头杜绝膻味,形成“嫩而不膻、瘦而不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特质,就连奥运冠军都称赞其“不膻、不腻、不柴,味道鲜美”。
这份品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环县对羊产业的全链条科学把控。当地构建起“三羊开泰”产业体系、“七位一体”经营体系与“五级二元”生产体系,联合中国农科院组建科研团队,成功培育“中环肉羊”核心育种群,突破羔羊快速繁育等技术难题,推广精准饲喂、标准化圈养等核心技术,让羔羊成活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出栏时间缩短2个月。从科技育种到标准化育肥,再到独创的“十八相送”古法屠宰与12小时排酸工艺,140项全产业链标准构成的“环县标准”为品质护航。目前全县羊只饲养量达250万只,年出栏育肥羊超140万只,为品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依托完善产业链,环县羊肉已形成“羊肉十八吃”的丰富风味体系,从传统清炖、蒸大件到香烤羊排、椒香酥羊肉等20多种预制菜品,再到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长羊肉串,全方位释放食材潜力。深厚的品质积淀更让其斩获诸多殊荣:品牌价值攀升至53.51亿元,荣登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入选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供产品,还与庆阳苹果双双荣登全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榜,被央视新闻评为羊肉“课代表”。
此次厨师节上的金奖与口碑双收,让环县羊肉在庆阳“美食+文旅”融合赛道再提速。近年来,庆阳持续以环县羊肉为纽带,串联窑洞民俗与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寻味环县羊肉,探秘红色庆阳”特色体验——游客在窑洞民宿品尝“羊肉十八吃”宴席,在南梁革命纪念馆感悟红色历史,让“吃环县羊肉”成为庆阳文旅必选项。如今,环县羊肉产品已畅销全国30个省(市区),出口迪拜等国家,出口创汇超1亿元。
这枚中华金厨金奖与行业专家的赞誉,既是对环县羊肉品质的国家级背书,更让“中国羊谷·善美环州”的品牌形象愈发鲜明。作为庆阳对外展示的“味觉名片”,环县羊肉正以更强劲的势头走出西北,让更多人通过这道美味读懂庆阳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产业之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县羊肉再添国字号荣光!“百合莲珠环县羊肉”菜品斩获中华金厨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