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2 18:08

因为它,我更期待秋天了!



糖炒栗子的香气来了,像一阵暖风。
锅里的砂子翻滚,糖汁一点点裹上栗壳,甜味与焦香一同往上冒。
那股香气一路飘,钻进街角、书页、毛衣的缝隙里,仿佛整座城市都变得甜美了。
在云南永仁鲁母镇,海拔近两千米的高山坡地上,一棵棵老栗树静静地站立了二十多年。
每年这个时节,外层刺壳自然开裂,褐色的栗子从刺里滑出,叮咚落地。
圆润饱满,油亮发光,像被阳光打过蜡似的;轻轻一敲,还能听到坚实的回响。
掰开后,内里是浅金色的果肉,细腻、紧实,木头与树林的清香也跟着钻了出来。
点击文中任意图片即可购买
热着吃,甜味明亮;细腻的栗肉随即化开,软得几乎不需要牙齿。
放凉后口感又变了,糯得更深,带一点粉粉的沙质,清甜中透出坚果的香气,绵软又耐嚼。
按常见食物成分表,板栗的脂肪大约只有1%,不像多数坚果那样厚重。
甜香则来自天然的淀粉和糖化后的还原糖,抓一小把配热茶或咖啡,全是暖和和的满足感。
“高山温差炼就的香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板栗产区,年产量占全球的九成以上。
但真正能吃出口感层次与香气差别的地方,其实只有寥寥几处。
我们不做产区高下之分,只希望把当季状态最好的那一批,按时送到你手里。
眼下正好轮到云南的高山栗子成熟:
鲁母镇位于滇中北缘,平均海拔1800米。
这片山地远离城市与工业区,空气纯净、雨量充沛,山泉从岩缝流过,水质甘甜;土壤呈微酸性,最适合板栗生长。
白天阳光充足,夜里温度骤降十几度,栗子就在这样的热与冷之间,慢慢积累糖分。
这种自然赋予的甜,是任何添加都模仿不来的。
25年高山老树,
更厚实、更甜糯
鲁母镇的栗林,平均树龄在25年左右。
这些老树扎根在高山坡地,根系深,能吸收更稳定的养分和山泉水。
果实结得不多,但每一颗都更饱满扎实。
老树生长缓慢,糖分积累时间更长,栗子自然香气更重,入口更细腻。
昼夜温差再加上老树的慢熟特性,让果肉在最后几周的糖化阶段格外出彩。
这是因为栗子采摘下来后,并不会立刻达到最佳甜度。
而“糖化”就是让栗子在自然通风环境下静放一段时间(通常10–20天)。
利用栗子自身酶的作用,把部分淀粉慢慢分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鲁母镇的栗子,在采收后不会立刻出山,而是糖化约15天。
未经糖化的栗子粉但略淡,甜味不明显;而糖化后的栗子,甜度能提升三倍以上,香气更浓,也糯得更深。
这颗栗子,
会比你更懂秋天
吃栗子,最幸福的时刻往往是,壳轻轻一裂,香气就出来了。
想让剥壳更轻松,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 栗子洗净,晾去多余水分,在壳上划一个十字口;
● 烧一锅热水,把栗子放进去煮两三分钟;
● 捞出后稍微放凉一点,就能轻松掀开外壳,内衣也不会粘手。
剩下的剥好壳的栗子,可以分袋冷冻,想吃的时候蒸、炒、煮汤都行。
这批鲁母老树栗个头偏大,果肉更厚、含水更足,熟后甜糯度也更饱满。
大个头的栗子吃起来过瘾,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充足的加热时间。
我们建议蒸煮约60分钟以上;如果用高压锅,计时20–25分钟更稳妥;
空气炸锅可用180℃,烘烤18–22 分钟,中途翻动一次,口感会更软糯。
蒸的时候,水汽带着甜味慢慢漫出来,一锅的香气都软了;
烤的时候,壳裂开成小口子,淡淡的焦糖味先飘出来。
剥一颗放进嘴里,软糯的果肉贴在舌尖,甜得像山风拂过的阳光。
他们也喜欢这颗板栗。
“不错的板栗,个头大,口感粉糯,用高压锅煮了40分钟”
by 厨友@脉风潇雨
“个头挺大的,赠送了一个夹子。”
by 厨友@向日葵-fyf
“果子又大又好,颗粒饱满紧实,颜色漂亮,会再次回购”
by 厨友@手机用户2853_xauq
“板栗个头挺大,大小均匀,分量很足”
by 厨友@布
! 来点好味道!
云南高山鲁母板栗
送板栗夹
¥28.8元/3斤(约120-150粒)
¥41.8元/5斤(约200-250粒)
储存方式:冷藏保存最佳
温馨提示:板栗夹颜色随机发
! 社群福利 !
领取新人券
每周都有新品上线
购买前可以参加厨友的真实评价
不满意商品联系群主售后更快捷
获取保存方式&食用指南
……
买手:嘉豪
策划:九本
我们只推荐自己会买的产品。

*本文含广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为它,我更期待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