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十位高级军官,他们不应被历史遗忘。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是抗日战争中一场惨烈的战役,众多高级军官以身殉国。以下精选牺牲的十位高级军官全纪录,依据《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抗战殉国将领名录》等权威档案整理,按军职与牺牲地点排序以下精选牺牲的十位代表性将领:1. 萧山令中将(宪兵司令)
出身:湖南益阳县书香世家,保定军校三期
从军时间:1909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1917年保定军校毕业。
立过军功:北伐战争屡立战功,晋升至团长。
生前壮举:南京城破时(1937年12月13日)身兼宪兵副司令、南京市长等六职,率部死守挹江门,弹尽后自杀殉国。
去世年龄:45岁。
殉国地点:下关江边
最后时刻:
·指挥宪兵巷战至弹尽
·自戕拒俘,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军事任务:全国宪兵副司令兼渡江总指挥。
历史评价:追授陆军中将,民政部首批著名抗日英烈,2014年大陆追认革命烈士 。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最高军官。
2. 罗策群中将(第159师副师长)
出身:广东兴宁佃农,保定军校六期
从军时间:保定军校毕业,早年加入粤军。
立过军功:参与北伐,战功卓著。
生前壮举:南京沦陷前夕,高喊“弟兄们跟我来!”(粤语:别当怂包,拼到底!) 率部冲锋阻敌,阵亡于撤退途中。
去世年龄:44岁。
殉国地点:光华门瓮城
军事任务:第66军159师代师长。
历史评价:追授陆军少将,事迹载入抗战英烈名录。
3. 高致嵩少将(第88师264旅旅长)
出身:广西岑溪县。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立过军功:淞沪会战表现英勇,获晋升。
生前壮举:指挥雨花台防线(1937年12月12日),率264旅血战数日,全旅殉国前与敌肉搏。
去世年龄:39岁。
殉国地点:雨花台东麓
军事任务:第88师264旅旅长。
历史评价:追晋陆军中将,2014年列入首批著名抗日英烈。
4. 朱赤少将(第88师262旅旅长)
出身:江西修水县。黄埔三期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立过军功:淞沪会战坚守阵地立功。
生前壮举:率262旅守卫雨花台右翼,激战不退,重伤后仍指挥作战,最终阵亡。
去世年龄:33岁。
惨烈防御:
·率800官兵血战三日
·引爆炸药箱与日军同尽
历史评价:追授少将,誉为“铁血旅长”。遗言:“阵地即坟墓,宁死不离!”
5. 易安华少将(第87师259旅旅长)
出身:江西宜春耕读门第,黄埔三期 。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立过军功:早期剿匪及抗日作战有功。
生前壮举:指挥259旅防守中华门,身先士卒突袭敌军,重伤后失踪(后确认阵亡)。
去世年龄:37岁。
殉国地点:中华门右翼
历史评价:追授陆军少将,列入抗日英烈名录。
6. 姚中英少将(第156师参谋长)
出身:广东平远县。黄埔二期 。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二期毕业。
立过军功:北伐及早期抗日屡立战功。
生前壮举:任参谋长参与紫金山防线指挥,率残部突围时中弹牺牲。为掩护友军身中七弹。
去世年龄:39岁。
殉国地点:太平门
军事任务: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
历史评价:追授中将,纪念其“智勇双全”。
7. 司徒非少将(第160师参谋长)
出身:广东开平华侨,保定军校六期
从军时间:保定军校毕业,早年从军粤系部队。
立过军功:参与抗日前期作战。
生前壮举:掩护主力撤退时被围,率部突围未果,自尽殉国。
去世年龄:44岁。
殉国地点:水西门
军事任务:第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
历史评价:追授陆军少将,列入英烈纪念。南京保卫战牺牲最高级粤军将领 。
8. 李兰池少将(第112师副师长)
出身:辽宁锦西满族,东北讲武堂
从军时间:东北讲武堂毕业。
立过军功:早期东北抗日战功。
生前壮举:率112师副师部防守太平门,冲锋时中弹阵亡。
去世年龄:39岁。
殉国地点:太平门突围途中
军事任务:第57军112师副师长。
历史评价:追授少将,誉为“关东铁汉”。
9. 刘国用少将(58师147旅副旅长)
出身:广东梅县。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立过军功:淞沪会战坚守立功。
生前壮举:指挥147旅防守水西门,弹尽后率残部白刃战殉国。
去世年龄:39岁。
军事任务:第74军58师147旅副旅长。
历史评价:追授陆军少将,列入抗战英烈。
10. 蓝运东(预备第10师少将参谋长)
出身:湖南醴陵。
从军时间:黄埔军校一期毕业。
立过军功:早期讨伐军阀有功。
生前壮举:预备第10师参谋长,率部死守阵地,突围时牺牲。
去世年龄:38岁。
军事任务:预备第10师少将参谋长。
历史评价:追授少将,事迹载入地方史志。
南京保卫战中,这些将领平均年龄不足40岁,均以死战不退的壮举践行报国誓言。部分将领因史料限制(如日本人具体对待细节)缺乏记载,但他们的牺牲被国民政府追授军衔,多人列入民政部“著名抗日英烈”。他们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抗战不屈的脊梁。如需完整阵亡名单,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