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00:48

乐享长治丨襄垣手工月饼:一口酥香,尝家的温暖、忆团圆的甜

  中秋脚步渐近,街巷间的甜香愈发浓郁。在襄垣县古韩镇大黄庄村一间传统月饼作坊里,手工艺人贾义昌正系着围裙,与工人们赶制手工月饼。当一个个饱满油亮的月饼从烤箱中取出,金黄的外皮裹着芝麻的焦香,升腾的热气裹挟着熟悉的烟火气,瞬间唤醒了记忆里中秋夜的温馨画面,也勾勒出人们心底最质朴的团圆渴望。

  走进这间三十余平方米的小作坊,一股麦香扑面而来。面粉、芝麻、花生仁等原料整齐码放,不锈钢操作台擦得锃亮,工人们围站在旁分工有序:揉面的师傅手腕翻转,将面团揉得光滑筋道;擀皮大姐手持擀面杖,转着圈将面皮擀得薄厚均匀;包馅阿姨舀起满满一勺五仁馅,手指翻飞间便将馅料裹得严严实实…动作娴熟流畅,不过十分钟,印着“福”字与缠枝纹的月饼生坯就整齐排列在烤盘上。“从和面到出炉,全凭一双手的功夫,机器做不出这份细腻劲儿。”贾义昌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生坯送入烤箱,眼神里满是专注。每逢中秋前一个月,作坊便进入最忙碌的时段,每天要生产近1500个月饼,订单排到了中秋当天,依旧供不应求。

  “我跟贾师傅合作五年了,每年这时候都专程开车来进货。”超市老板刘小军蹲在地上,一边清点刚出炉的月饼,一边笑意盈盈地说,“他家的月饼用料特别实诚,花生得选颗粒饱满的,芝麻要挑新鲜出油的,就连拌馅的麻油都是最好的。顾客吃了都说‘有小时候的味道’,反馈一直很好。卖这样的月饼,我心里踏实,顾客吃得也放心。”
  这份“畅销”的背后,是贾义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为了追求饼皮“酥而不碎、软而有韧”的口感,他始终坚持手工和面,和面的水温、揉面的力道都要根据面粉的干湿程度随时调整。在烘烤环节,他更是下足了功夫:最初用自制的铁炉烘烤,要守在炉边不断翻动烤盘。后来为了保证卫生与效率,他购置了烤箱,却发现机器温度难以适配传统配方,于是反复调试了几十次,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烤制工艺,既保留了传统月饼的醇厚香气,又让每一个月饼的色泽、口感都保持一致。

  “我做传统食品十几年了,凉皮、粽子都做,但手工月饼最费心思。”贾义昌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着门口陆续来取货的商户、村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每次听到大家咬下月饼时说‘还是这个味儿好吃’,我就觉得再累也值得。中秋吃月饼,图的不就是个团圆念想嘛?我做的不只是月饼,更是想把这份老味道、老情怀传下去,让大家过节时,能从一口酥香里,尝到家的温暖,记起团圆的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享长治丨襄垣手工月饼:一口酥香,尝家的温暖、忆团圆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