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包子,蒸完就发黑?加点“它”翠绿如新,味道香到爆!
清晨的厨房里,总该有烟火气,可每次蒸韭菜包子,揭开锅盖的瞬间,总让人失望!雪白的面皮,裹着暗黄发黑的韭菜,卖相差不说,口感也软塌塌,没了脆劲。其实这不是手艺问题,而是韭菜里的“隐形杀手”在作祟。
韭菜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和多酚氧化酶,高温蒸汽,会让酶的活性急剧增强,短短几分钟,就把叶绿素,分解成暗褐色的物质,这就是包子发黑的核心原因。
很多人习惯,切完韭菜直接拌馅,或是拌馅时加太多盐,盐分会加速细胞脱水,让酶和叶绿素更快接触,相当于提前“催黑”了韭菜。
想要锁住翠绿,关键在处理韭菜的一步“小动作”——泡碱水。准备一盆温水,按500毫升水,加2克食用碱的比例,搅拌均匀,把洗净沥干的韭菜,放进去浸泡3分钟。
食用碱,能中和韭菜中的酸性物质,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就像给韭菜穿上一层“保护衣”,阻止它在高温下变色。
但要注意碱不能多放,过量会让韭菜发苦,还会破坏维生素,2克的量,刚好能平衡效果与口感。
泡好的韭菜捞出后,一定要用清水,轻轻冲洗一遍,挤干水分再切。切的时候,尽量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避免过度挤压,导致汁液流失。
拌馅时,也有讲究,先把肉馅调好味,加入食用油拌匀,最后再放韭菜。食用油,能在韭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进一步隔绝空气和水分,延缓氧化。
蒸包子时,水开后再上锅,用中大火蒸8-10分钟,时间一到,立即关火开盖,避免余温继续“焖煮”韭菜。
这样蒸出的包子,韭菜翠绿得像刚摘的一样,咬一口满是鲜香,脆嫩的韭菜,裹着油润的肉馅,连吃三个都不过瘾。
别再让发黑的韭菜包子,扫了用餐的兴致,记住这步泡碱水的技巧,以后蒸包子,保证端上桌时,家人都夸“这韭菜真新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