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菜12盘(鱼肴)
中国
八大菜系的鱼肴,为地域水产、烹饪技法与饮食文化的结合。“鱼”因肉质鲜嫩、汤汁鲜美,营养丰富,作为中国餐桌上的经典美味,成为文人雅士与寻常百姓赞美的对象。又因 “鱼” 与 “余” 谐音,承载着 “年年有余” 的吉祥寓意,又成为中国各地节庆宴客的常菜。
中国菜系做鱼的技法有数十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鱼肴体系。其核心是 “保鲜” 与 “入味” 的平衡,主要技法有:蒸、烧 / 炖、炸 / 熘、煮 / 涮、生食等。
中国名菜12盘(鱼肴)
松鼠桂鱼、西湖醋鱼、清蒸鲥鱼、糖醋鲤鱼、臭鳜鱼、重庆水煮鱼、剁椒鱼头、鄱湖红烧鳙鱼头、清蒸鲈鱼、红烧河豚、重庆酸菜鱼、奶汤锅子鱼。
1、松鼠鳜鱼(苏菜)
苏州菜中 “形味兼具” 的代表名菜。选鲜活鳜鱼(重量约 750-1000g)为宜,将鳜鱼去主骨后,鱼肉外翻,用刀划出菱形纹状;鱼肉和鱼头用少许盐(约 3 克,仅底味)、料酒(1 汤匙,去腥)、白胡椒粉(少许)抓匀,加 1-2 片姜片静置 5-8 分钟。用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加少许清水调成浓稠糊状,加入少许食用油(约 1 汤匙)拌匀。
再经用热油初炸(1-2)分钟,捞出控油。复炸增酥(10-15)秒,整个鱼肉炸开后外耸,鱼头昂尾巴翘,形如松鼠跃动姿态。用炸制和浇汁的工艺,再搭配番茄酱淋出红亮糖醋汁,翠绿豌豆、金黄松仁,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可品尝到酥脆、软嫩、酸甜等多种口感的完美交织。乾隆南巡时赐名并推动其成为江南宴席“头牌”,被誉为 “苏菜第一鱼”。2018年入选“中国菜”江苏十大经典名菜。
2、西湖醋鱼(浙菜)
又名“叔嫂传珍”、“宋嫂鱼”,杭州招牌菜。选用西湖周边水域的鲜活草鱼,经过 1-2 天的 “饿养”,排出体内杂质,使肉质更紧实、腥味尽除。鱼宰杀后沿脊骨剖开,去鳞、鳃、内脏,剖洗干净,保持头尾相连,入沸水快速汆烫至八成熟。
以白糖、米醋、酱油、姜末等调制糖醋汁,酸甜比例严格把控(讲究 “酸而不酷,甜而不腻”)。将汁浇淋在鱼身上,上桌时鱼肉洁白细嫩,汤汁红亮,因调味巧妙,常被食客形容 “味似蟹肉”。其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清香,口感软嫩,带有蟹味。2018年9月西湖醋鱼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3、清蒸鲥鱼(苏菜)
选用鲜活长江鲥鱼,重量约 (750-1000g)为宜,体型饱满,洗净,不刮鳞(含丰富脂肪),取出内脏,冲洗腹腔血水,沥干水分。鱼身两侧斜划 2-3 刀,用少许盐、白胡椒粉抹匀鱼身及腹腔,静置 10 分钟去腥。
盘中垫上姜丝、葱丝或竹篾,将鱼放在上面,鱼身上铺一层三丝(火腿丝、笋丝、香菇丝),再淋少许猪油,增香润色。蒸锅水烧开后,放入鱼盘,保持大火足汽蒸制,重750g的鲥鱼约蒸(8-10 )分钟,以鱼肉变白、用筷子轻戳能轻松穿透为准,超时肉质变老。蒸好后,倒掉盘中蒸出的腥水,捡去表面葱姜丝;重新铺上新的葱丝、火腿丝,淋一勺滚烫的猪油,再沿盘边浇入适量蒸鱼豉油或特制鲜汁(由生抽、料酒、少量糖调和)。搭配火腿、笋片清蒸,肉质丰腴,汤汁鲜美,体现苏菜 “崇尚清鲜” 的特色。2018年入选“中国菜”上海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4、糖醋鲤鱼(鲁菜)
济南经典代表,选用鲜活的黄河鲤鱼,体型修长、肉质紧实。鱼宰杀后去鳞、鳃、内脏,保留完整鱼身,在两侧均匀斜剞多刀(深至鱼骨)。用料酒、盐、葱姜水简单腌制去腥,随后在鱼身内外均匀挂上 “水粉糊”,确保油炸时形成酥脆外壳。
油温六成热时将鱼下锅,先炸至定型(约 1 分钟),捞出控油;待油温升高后复炸,使外皮金黄酥脆,鱼肉鲜嫩多汁,同时鱼头鱼尾自然翘起,形成 “鲤鱼跃龙门” 的经典造型。锅中留少许底油,爆香姜末,加入白糖、米醋、酱油、少量清水熬煮,勾芡后淋入热油提亮,将滚烫的糖醋汁均匀浇在炸好的鱼身上,瞬间激发香气,完成菜品。鲁菜中以 “造型灵动、外焦里嫩、酸甜适口” 为特色,尤其讲究刀工与火候的配合,为鲁菜 “食不厌精” 理念。油焖大虾和葱烧海参、九转大肠、糖醋黄河大鲤鱼并称鲁菜四大名菜。
5、徽州臭鳜鱼(徽菜)
以 “臭” 为特色,选用长江流域的鳜鱼,先用盐、白酒等调料把鳜鱼放进盐渍木桶,进行发酵5-7天,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等),形成“似臭非臭”的特殊发酵香,然后采用清蒸或红烧等方式进行烹调,使鱼肉更加鲜嫩多汁,经烹饪后肉质变得紧实,富有弹性,异味挥发,鲜香回甘,发酵醇厚与酱香交织。徽州宴席“无鳜不成宴”,2005年入选“中国八大名菜”,2017年获全国烹饪大赛金奖。
6、重庆水煮鱼(渝菜)
又称“江水煮江鱼”“水煮鱼片”,川渝地区 “江湖菜” 豪放气质的典型代表。选用刺少肉嫩的草鱼(或花鲢、黑鱼等),去鳞和内脏后, 切成薄片,鱼骨剁成块,与鱼头一起备用。用料酒、盐、白胡椒粉、淀粉、蛋清抓匀腌制。
锅中倒油,油量比菜品多,下姜片、蒜片、葱段爆香,加入大量豆瓣酱、豆豉炒出红油,再放入干辣椒、花椒炒出麻辣味,也可加入火锅底料增加醇厚感。加入骨汤(或清水),放入鱼骨、鱼头煮沸,加适量盐、生抽、白糖调味(白糖中和辣味,提鲜不腻),煮至鱼骨熟透,捞出鱼骨铺在碗底。保持汤微沸,将鱼片逐片下入锅中,小火滑煮至鱼片变白卷曲(约 1-2 分钟),连汤带鱼片倒入铺有鱼骨的容器中。在鱼片上铺满干辣椒段、花椒、蒜末、葱花,把锅中烧热油至冒烟,迅速淋在香料上,激发出浓烈的麻辣香气,菜品完成。水煮鱼以 “麻辣鲜香、鱼肉滑嫩、汤汁浓郁” 为特色。重庆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7、剁椒鱼头(湘菜)
选用1.5kg以上的鲜活鳙鱼(胖头鱼),去除鱼鳃、鱼鳞,冲净,在鱼头表面(鱼唇、两侧鱼肉处)斜划 2-3 刀,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
用小米辣+盐+蒜姜(发酵90天以上)铺满鱼头,先将水烧开沸水上汽后,再放入鱼头;用大火蒸8分钟→转中火5分钟→关火焖2分钟,骨髓微红带汁为熟成标志;用180℃菜籽油浇淋葱花+紫苏叶,激发出“呲啦”声响,香辣扑鼻,色泽鲜亮诱人,体现了湘菜 “以蒸锁鲜、以辣提味” 的风味。2018年入选“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8、鄱湖红烧鳙鱼头(赣菜)
选用鄱阳湖野生胖头鱼(鳙鱼)的鱼头,重量约 ( 1-2kg)为宜(头大肉厚,胶质丰富),要求鲜活现杀,去除鱼鳃、鱼鳞,冲净,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鱼头用盐(少许,避免过咸)、料酒、白胡椒粉抹匀,鱼腹内塞入姜片、葱段,静置 15 分钟。用鄱阳湖区泡发的干豆角、萝卜干、豆腐块、粉皮或红薯粉丝打锅底,鱼头表面铺鲜剁椒(或泡辣椒)、蒜末、姜末,也可加入豆豉、紫苏叶等配料。
锅中放少许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姜片、葱段爆香,避免姜片炒焦发苦。将鱼头放入锅中,鱼皮朝下煎至微黄,火候不宜过大,避免煎糊。加入开水(水量淹没过鱼头 2/3),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0-30 )分钟,至汤汁浓稠呈奶白色。起锅前 10 分钟放入豆腐,最后撒上葱花或香菜,滴几滴香油提香即可。鄱阳湖水产丰富,以 “鲜辣醇厚、肉质细嫩、酱香浓郁” 为特色,结合赣菜 “重乡土、尚本味、喜鲜香” 的特点,体现了赣菜 “辣而不烈、鲜辣并重” 的风格。还有红烧版(略)。江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9、清蒸鲈鱼(粤菜)
选用鲜活鲈鱼(约 600g),去除鱼鳞、鱼鳃、内脏,刮净腹腔内的黑膜冲净,沥干,在鱼身两侧斜切 2-3 刀;鱼身内外抹少许盐,加入 1-2 片姜、少许料酒,静置 10 分钟,腌制后倒掉多余水分,捡去姜片。
在盘中铺一层姜丝或葱段,将鱼平放其上,鱼腹内塞入葱段、姜片;蒸锅加水烧开后,再入放鱼;大火蒸制(6-10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蒸熟后,当鱼眼突出,说明火候到位;蒸好后立即取出,倒掉盘中蒸出的腥水,捡去姜葱;重新铺上新的葱丝,红椒丝搭配增色,淋一勺滚烫的热油,激发葱香;最后,沿盘边淋入少许生抽(或蒸鱼豉油)。粤菜 以“清鲜为本、注重原味”为 理念,以强调“鱼肉嫩滑、汤汁鲜美、清淡不腻” 等特色。
10、红烧河豚
选用人工养殖的无毒河豚,经过培训的专业厨师处理,严格去除肝脏、眼睛、卵巢、血液、鱼鳃等含毒部位,用清水反复冲洗鱼肉和鱼皮(至少 3-4 次),直至血水完全洗净,沥干,切成 3-4 厘米的块状。配好辅菜:春笋(春季)、香菇、葱段、姜片、五花肉(增香)、冰糖(提鲜)、料酒(去腥)等。锅中加水,放入姜片、料酒,水沸后放入河豚块和鱼皮,焯水 1-2 分钟,捞出用温水冲净表面浮沫。
锅中放少许猪油(或植物油 + 猪油混合),油温五成热时放入姜片、葱段、五花肉片,煸炒出香,再加入河豚块翻炒至表面微焦。加入生抽(少量,提鲜不抢味)、老抽(微量,调色)、冰糖、料酒,翻炒均匀后加入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30-40 )分钟。待肉质软烂后,开大火收汁,期间用勺子将汤汁反复浇在鱼块上,使味道均匀附着;最后可加入春笋块、香菇继续煮 5-10 分钟,让辅料吸收汤汁鲜味。鱼皮需单独炖煮或在收汁前放入,内侧朝下铺在锅中,避免煮烂,口感更滑嫩。以 “咸鲜醇厚” 为主,突出河豚本身的鲜味,甜咸平衡。江苏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11、重庆酸菜鱼
首选刺少肉嫩的淡水鱼(草鱼、花鲢、黑鱼等),重量(1-1.5kg),肉质鲜嫩不柴。选用四川泡青菜(泡芥菜),需提前冲洗掉多余盐分,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辅料有:泡姜(增香去腥)、泡椒(红泡椒或小米辣)、姜片、蒜片、葱段、干辣椒、花椒、料酒、淀粉(红薯淀粉为佳)、白胡椒粉等。
鱼片用清水淘洗 2-3 次,晾干,加少许盐、白胡椒粉、料酒抓匀,静置 5 分钟;再加 1 个蛋清、2-3 勺红薯淀粉,用手抓匀至每片鱼肉都裹上薄浆,最后加 1 勺食用油封层。鱼骨、鱼头用少许盐、料酒、淀粉抓匀,单独腌制。酸菜切块干煸至水分蒸发60%,与葱姜、泡椒末合炒出香;鱼骨煎至两面金黄后注入沸水,大火熬煮20分钟成奶白色汤底;酸菜汤底调味时按1:1比例添加盐与白糖;鱼片分批次下锅,保持汤面微沸状态汆烫45秒至定型。将干辣椒段、花椒铺于成品表面,淋入200℃花生油炝出糊辣香气。川菜中以 “酸辣鲜香、鱼肉滑嫩” 为特色的经典菜品。重庆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12、奶汤锅子鱼(陕菜)
又名“烧尾宴”。选用潼关新鲜活鲤鱼(鲫鱼、鲈鱼)等淡水鱼,重约1kg,宰杀去鳞、鳃、内脏,保留完整鱼身。以清水或高汤为基底,加入葱段、姜片、料酒,将鱼块(或整鱼改刀)放入后小火慢煮,让鱼肉中的蛋白质充分融入汤中,使汤色逐渐变得乳白如奶。
辅料有:嫩豆腐、香菇、冬笋(或春笋)、火腿片(增香提鲜)、菠菜(或其他绿叶菜)等,食材多切成小块或薄片,便于在汤中煮熟并吸收鲜味。使用特制的铜制锅子(类似小火锅)或者砂锅,锅底可架酒精炉或炭火保持微沸状态,边煮边吃,确保菜品始终温热,汤汁鲜味不散。秦菜以 “汤白如奶、鱼肉鲜嫩、味醇清香” 为特色,陕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中国12大美味佳肴(鱼肴)》《中国12大菜系》《中国18碗(名菜)》系列都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一,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有苏菜松鼠鳜鱼、粤菜清蒸鲈鱼、鲁菜糟熘鱼片、川菜砂锅雅鱼、川菜豆瓣鱼、浙菜醋溜鱼块、湘菜火焙鱼、徽菜怀胎鲫鱼、鄂菜清蒸武昌鱼等未入选,不一一。(文/西川雅雨微信公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侵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