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牛奶别傻眼了!官媒教你盒装袋装到底怎么选?再也不用纠结了
拿一盒奶,还是一袋奶?超市冷柜前,你是不是也纠结过?别小看这层纸壳和塑料皮,它们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牛奶江湖。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一个脾气火爆,一个性子温吞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不仅味道鲜美好喝,所含的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的。
不过现在市面上牛奶的种类特别多,同样是一个牌子的牛奶,还分为盒装和袋装这两种不同的包装方式,这俩货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出厂前经历了怎样的“成人礼”。
盒装奶,大多走的是“硬汉”路线,它被推进一套叫“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的设备里,一脚油门踩到135℃以上,几秒钟内,管你是什么细菌还是芽孢,都给你杀得片甲不留。
这种近乎毁灭性的洗礼,也顺手把牛奶里那些负责“搞事情”的酶给灭活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盒装奶获得了超长的待机时间,在常温下放个半年都不叫事。
那些漂洋过海来的进口奶,仰仗的正是这身硬功夫和那身六层复合纸的“重甲”。
而袋装奶就温柔多了,它经历的是“巴氏杀菌”,就像是在60多度的温水里泡了个澡。
这样的目的很单纯,要把致病的坏蛋赶走,同时小心翼翼地护住牛奶原本的“牛脾气”,也就是那股子鲜活的风味和营养。
代价就是,这位“娇小姐”保质期极短,几天到一个月不等,而且必须全程住在冰箱里,一旦离开冷链的呵护,它就真的会耍脾气,变质给你看。
所以,它天生就是本地销售的命,图的就是一个新鲜速达。
选哪个,不必纠结营养不同
高温确实是个暴脾气,它在消灭细菌时,难免会“误伤”一些不耐热的B族维生素,从这个角度看,被温柔对待的袋装奶,在维生素和蛋白质活性上,的确保留得更完整一些。
但我们也不用太神化这点差异,牛奶的核心价值,蛋白质和钙,在这两种处理方式下几乎没差,说白了,想靠喝牛奶补钙长个儿,它俩谁也不用挑,基本是半斤八两。
所以,如果你不是对某种微量维生素有偏执的追求,两种包装的奶在营养上的纠结,大可不必。
哪个更划算?我们来算一笔实在的经济账,超市里250ml的盒装奶常卖5块,袋装的3块5就能买到,为什么盒装奶总是贵一截?因为你买的很大一部分,是那个能让牛奶“永葆青春”的六层复合包装。
这个小盒子里面夹层铝箔塑料,能隔光隔氧,它的成本有时能占到牛奶总价的三成,你是在为“随时随地都能喝”的便利和“放着也不怕坏”的安心感支付溢价。
这样看,袋装奶就朴实多了,那层薄薄的塑料皮,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能还不到总价的一成。
我们省下来的钱,就直接体现在了它亲民的价格上,你选择它,就是在为“新鲜”和“划算”投票。
那么这笔账也就很简单了,一个卖的是解决方案,一个卖的是产品本身,哪个更划算,还得看你的个人选择。
你的生活,决定了牛奶的活法别听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你的日子怎么过,就喝什么样的奶。
如果你住的地方没冰箱,或者是个常年出差的“空中飞人”,那盒装奶就是你的救星,它不挑剔储存条件,还能长时间保存,随便往行李箱或办公室抽屉一扔就行。
想象一下,汗流浃背的工地师傅,午休时从工具箱里摸出两盒,拧开就灌,那是实打实的能量补给,这种场景下,你跟他说保存在冰箱里的袋装巴氏奶更新鲜,他可能只想让你一边凉快去。
反过来,家里冰箱常备,又有每天喝奶习惯的人,袋装的巴氏奶就是不二之选,它口感更鲜,价格更低,性价比高得明明白白。
早上给孩子温一杯,或者周末在家做酸奶、奶昔,你会发现袋装巴氏奶的醇厚和活性是盒装奶难以比拟的,用它做酸奶,发酵速度甚至能快上一倍。
早高峰挤地铁的上班族,袋装奶往包里一塞,喝完一揉就扔,轻便还不占地儿。
当然,盒装奶也有它的烦恼,盒装奶想喝口热的,要么倒锅里,要么倒碗里进微波炉,有点折腾,而且要小心,有些品牌的盒装奶为了口感顺滑,会悄悄加点脂肪,减肥的朋友得留个心眼。
喝明白之前,先要学会看明白无论是纸盒还是塑料袋,买牛奶的最后一步,永远是低头看配料表。
真正的纯牛奶,配料表干净得只会有“生牛乳”这三个字,那些配料表第一位是水,后面跟着一堆糖和添加剂的,不管叫什么“早餐奶”,还是“风味乳”,都只是穿着牛奶外衣的“乳饮料”,营养价值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看蛋白质含量,国家标准是每百毫升不低于2.9克,但凡对自己有点要求的牌子,都会做到3克以上,这个数字,也是牛奶品质最直观的体现。
那有朋友问了,碰到临期打折的牛奶,咱们可以捡漏吗?当然可以。
盒装奶保质期长,只要包装没鼓包,一个月内喝完问题不大,尤其适合家里人多的,但一旦发现盒子鼓起来了,哪怕再便宜也别碰,那是微生物在里面开派对的信号。
袋装奶也要注意,特别是那种透明塑料袋的,如果它在超市的灯光下被“公开处刑”太久,光照会破坏风味,甚至产生异味,相比之下,用不透明包装的袋装奶,避光性会好很多。
你看,这牛奶里的门道,说穿了也就这么回事,那从今往后,看完我这篇,再站在牛奶货架前,你心里该有数了,按周采购选袋装会更新鲜,量贩囤货拿就买盒装更划算,最后记得注意配料表!
信息来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