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21:37

一个铜壶塞满黄金,3件被评为国宝,单算金价就要1746万元

写一些精美文物的时候,有些人不理解其中门道,便一味表示不屑。但如果这件文物是黄金做的,还是汉代纯度99%的黄金,那肯定眼前一亮。
这就是南京博物院著名的“西汉金兽”,重达9100克,也就是18.2斤,按当前实时金价870元来算(浮动较大),就超过791万元。
如果再加上文物价值,那没法计算了,因为这是无价之宝!

西汉金兽
这只金兽趴着,头枕在前爪上样子有点凶。但因为姿势温顺,表情似笑非笑,脖子上还套着个项圈,看着反倒不吓人,还有点被驯化了的感觉。
金兽身子底下是凹进去的,刻了“黄六”两个字,代表黄金和铸造顺序。字是隶书,但还带着点小篆的味道,它到底作何用处?
有人猜测原型是“貔貅”,也就是“吞金兽”。也有专家猜测可能是秤砣一样的“权器”,用来称重量。
但从目前考古的结果来看,用来“镇库”的可能性更大,象征国家的财富。

在汉代工匠们做金器,要么是直接拿模具把它“浇铸”出来,要么用锤子一点点地“捶”打出形状。
但这只金兽,身体是一次性浇铸成的实心疙瘩,特别沉。而它身上那些清晰的斑纹,却是工匠们拿着小工具,在坚硬的黄金表面一点点捶击刻画出来的。
所以它拥有金属铸造和金器捶打两种工艺,在同时期的金器中非常罕见。
同时,它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重金器。毫不意外,它被评为南京博物院的18件“镇院之宝”之一,名称叫“镇护之宝”。

陈璋圆壶
和这只金兽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另一件宝贝,叫“陈璋圆壶”。它也入选了镇院之宝,被称为“天工之宝”。
不过去南京玩的时候,想看这件壶得碰运气,不经常展出。
因为刚出土的时候,它的状态很不好,壶里塞满了金子,壶口还压着那只沉甸甸的大金兽。
它全名叫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高24厘米,腹径22.2厘米,重6250克。
本身那种高超的镂空工艺就非常脆弱,这么一压,保护起来就特别费劲。

文物展示老照片
公元前315年,齐国趁着燕国内乱,派大将陈璋带兵打下了燕国都城,把对方的贵重礼器都给抢走了,其中就包括这个铜壶。
陈璋让人在壶上刻了39个铭文,记录了他这次攻打燕国的战功。
身上盘绕着96条长龙,用了金银交错镶嵌的复杂技术,中间还点缀着红宝石和绿松石,非常精美,在青铜器中都是顶流!
除了上述两件,还有一件文物虽没有评上“镇院之宝”,但同样也被评为一级国宝文物。

楚国“郢爱”
那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块“郢爱”,重610克,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大的楚国金币。
战国时期,楚人发明了这种独特的货币。用的时候,人们会按着那些方格印记,把它剪成一块块地来支付。
每小块阴文篆体,铃印“郢爱”,重10~17克,含金量95%左右。各地出土都不同,有龟版、长方、瓦片、圆饼这四种形状。
一次发现3件国宝,还有大量其他黄金。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追溯到1982年,江苏盱眙县南窑庄的村民万以全的一次偶然发现。

万家老大修复房子
当年在清理水沟时,挖出了铜壶以及大量黄金,具体是9块半金饼,重2864克;15块马蹄金和麟趾金,重4845克;11块金版“郢爰”,重3260克。
再加上那只9100克的大金兽,黄金总重量20069克,也就是20公斤出头。
发现宝藏后村民蜂拥来到万家,甚至把老房子都给挤塌了。万家三兄弟最后无奈报警,主动上交,最终这些文物经公安护送至银行暂存。
后来政府奖励村集体5000元,奖励万家三兄弟总共1万元,这在当年可是很高的一笔钱了。

早年的展示图片
不算那件国宝青铜器和文物价值,这批黄金加起来单算当前金价,就高达1746万元!
陈璋圆壶是战国时期的,而金子是汉代的,两者并非同一个时代的东西,具体是谁所埋已无法考证。
学者推测应该是汉代一位有身份的人,收藏铜壶再掩埋黄金,以便日后取用,可不知出了什么意外,再也没机会拿出来了。倒是让我们这些后人,大开了眼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铜壶塞满黄金,3件被评为国宝,单算金价就要17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