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炖肉时,加上锅盖与敞开炖,炖出来的肉,味道不同?
前几天家里炖排骨,我跟我妈,还因为盖不盖锅盖,吵了两句。她总说敞着炖肉香,我嫌费煤气还慢。后来俩人各炖了一锅,尝完才明白,这里面还真不是,谁对谁错,是俩做法,压根走的不是一个路子。
我先说盖着锅盖,炖的情况。咱们平时炖五花肉、炖牛肉,不都喜欢盖着盖儿,小火慢咕嘟嘛?
这盖子一盖,锅里的热气跑不出去,温度能升到100℃以上,肉里的胶原蛋白、脂肪就容易被“焖”化。
就像我上次炖牛腩,盖着盖炖了一个半小时,用筷子一戳就透,嚼着软乎乎的,连筋都化在嘴里了。
而且盖子能把肉本身的香味,锁在锅里,比如肉汁里的氨基酸、核苷酸这些鲜味儿物质,不会跟着蒸汽飘走。
最后汤浓肉也香,就像外面卖的红烧牛肉,汤浇在米饭上,能多吃半碗。
不过盖着盖也有讲究,得用中小火,要是火太急,汤扑出来不说,肉表面容易炖老,里面还没入味儿。
再看敞开锅盖炖。我妈最爱这么炖排骨,说这样炖出来的肉不腻。一开始我不信,直到尝了她炖的清炖排骨才懂。
敞着盖的时候,锅里的温度,上不去100℃,水分蒸发得快,肉里的油脂,会随着蒸汽跑掉一部分,所以吃着确实不腻口。
而且敞炖的时候,汤里的杂质,会随着浮沫漂出来,咱们能随时撇掉,汤喝着更清亮。我妈炖的时候,还会扔两根葱段、一块姜,敞着盖能让葱姜的香味,慢慢渗进肉里。
又不会太冲,肉吃着鲜得很,还带着点清香味儿,不像盖着盖,炖的那么厚重。不过敞炖得勤看着,别让汤熬干了,还得时不时搅两下,免得肉粘在锅底。
后来我总结了,想喝汤吃肉都够味儿,就盖着锅盖炖;想肉不腻、汤清爽,就敞开锅盖。俩做法没好坏,就看你想吃啥口儿的。
现在我家炖肉,都根据食材选做法,比如炖猪蹄必须盖盖儿,要的就是那黏糊糊的胶质感;炖排骨就敞着盖,喝着汤舒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