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2:43

关于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的万能泡茶公式,轻松泡出好茶


壶中漫卷千山翠,不向人间问浊清。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国庆小长假到来,有人忙着收拾行李奔赴远方,也有人想躲进家里的小天地,偷得几日清闲。

于我而言,最惬意的宅家时光,莫过于在洒满阳光的茶桌前泡一壶白茶——不必讲究繁复的茶艺,只需掌握简单的方法,就能让白毫银针的鲜、白牡丹的香、寿眉的醇,慢慢浸润整个假期。

今天就把压箱底的「白茶泡茶公式」分享给你,手把手教你泡好每一款白茶,让你的国庆宅家时光,多一份茶香萦绕的温柔。



一、白毫银针:泡出第一缕鲜爽

若说白茶是茶中“谦谦君子”,那白毫银针便是“君子中的雅士”——满披白毫如银似雪,多采自清明前的嫩芽,是白茶中最显鲜爽的品类。

用具:选“透”不选“闷”

白毫银针的核心魅力在“毫香”和“鲜感”,一旦用错器具,很容易把娇嫩的芽头闷得发苦,最适配白毫银针的器具有两种。






高硼硅玻璃杯:200-250ml的容量刚好,透明的杯身能清楚看到芽头在水里舒展的样子,像雨后冒尖的春笋。而且玻璃杯不吸味,能最大程度保留芽头的原始鲜感。

小容量白瓷盖碗:如果偏爱传统泡法,100-120ml的白瓷盖碗是首选。白瓷壁薄导热快,出汤时能精准控制时间,不会让茶汤闷太久。


用水:软水泡出的茶更甜
白茶喜“软”水,硬水会破坏芽头里的氨基酸,浪费了好茶。

家里有净水器的,直接接过滤后的水(TDS值50-100最佳),水质软、无杂味,泡出来的茶汤会带着自然的清甜,毫香也更明显。



投茶量与时间:“少投快出”,避免苦涩

新手泡白毫银针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投茶多、出汤慢,最后喝到的全是苦涩。其实按“少投快出”的原则来,很容易泡出好茶:

玻璃杯泡:200ml水配3g白毫银针,更显清润。

盖碗泡:100ml盖碗配5g白毫银针,茶水比1:20,滋味浓淡刚好。

出汤时间要“循序渐进”,前3泡快速出汤,后面再慢慢延长:
第1泡:注水后10秒左右立即出汤,茶汤浅黄透亮,毫香扑鼻,入口是淡淡的清甜,一点不涩。

第2-3泡:坐杯15秒出汤,毫香更浓,还多了一丝乳香,鲜爽感翻倍,咽下去后喉咙里会留着淡淡的回甘。

第4泡及以后:每泡延长5秒,毫香慢慢减弱,但回甘还在,适合慢慢品。



泡好的白毫银针,茶汤里浮着细密的白毫,像撒了层碎银,好看又好喝。入口的瞬间,最先感受到的是“鲜”,带着自然的甜润,没有一点涩感,只有清爽。

国庆期间吃了油腻的饭菜,喝一口白毫银针,肠胃都跟着舒服。
二、白牡丹:午后的“花香茶”

国庆午后,阳光变得柔和,此时适合泡一壶白牡丹。白牡丹多是一芽二叶,芽头肥壮、叶片嫩绿,既有银针的鲜爽,又多了叶片带来的花香,是白茶中“颜值与滋味并存”的代表。



用具:“聚香”最重要,别让花香散了
白牡丹的香气比白毫银针更丰富,用具要能“聚香”,还要能衬出它的颜值,我最常用的是青瓷盖碗。

120ml的青瓷盖碗(天青或粉青釉色最佳),青瓷的釉色温润,能衬得白牡丹的芽叶更绿,看着就有秋日的雅致感。而且青瓷密度高,能聚拢香气,揭盖的瞬间,花香会扑面而来,不会散得太快。

别用玻璃杯泡白牡丹!叶片展开后会占满杯子,而且玻璃杯聚香性差,花香很容易散掉,浪费了它的核心风味。


用水:高水温,才能泡出花香

白牡丹的芽叶比白毫银针稍成熟,水温可以略高一点,最好用沸水冲泡,这个水温能让叶片里的芳香物质充分释放。

水质还是优先选过滤纯净水(TDS值50-150),如果用矿泉水,选低矿物质的(偏硅酸型最好),避免矿物质和茶叶里的成分反应,影响花香。


投茶量与时间:出汤“缓一点”
白牡丹的投茶量比白毫银针稍多,按“茶水比1:18”来,滋味更平衡,120ml的青瓷盖碗,投6g白牡丹。
出汤时间要“缓”,给叶片足够的时间释放香气和滋味:

第1泡:坐杯15秒出汤,茶汤浅杏黄色,入口是淡淡的花香(像白兰花或栀子花),混合着芽头的毫香,清爽不腻。

第2-3泡:坐杯20秒出汤,花香达到顶峰,茶汤里多了一丝蜜韵,回甘很快。

第4泡及以后:每泡延长5秒,花香慢慢减弱,但蜜韵还在,适合边聊天边品,不知不觉就能泡一下午。


泡好的白牡丹,入口的滋味比白毫银针更“浓”一点,但依旧柔和——先是花香在口腔里散开,接着是蜜韵的甜,没有涩感,只有温润;咽下去后,回甘从舌头两侧蔓延到喉咙,持续时间很长。
三、寿眉:煮出岁月的温润醇厚

国庆傍晚,家人围坐,或是自己独处,泡一壶寿眉再合适不过。寿眉多是一芽二、三叶,叶片较娟大、梗粗,看似“粗糙”,却藏着最醇厚的滋味。新寿眉清新,老寿眉温润,尤其适合煮泡,煮出来的茶汤带着枣香、药香,秋冬喝暖身又养胃。



用具:新茶、老茶分开泡
寿眉分新寿眉和老寿眉(3年以上),用具要根据年份调整,才能泡出最佳风味:

新寿眉
白瓷盖碗:选150ml的白瓷盖碗,白瓷不吸味,能保留新寿眉的清甜和青草香,出汤快,避免叶片里的苦涩物质析出。


老寿眉
玻璃煮茶壶/陶壶:老寿眉适合煮泡,500ml的玻璃煮茶壶最方便,能看到茶汤慢慢变深的过程,枣香、药香也能充分释放;如果喜欢更温润的口感,用陶壶煮也可以,陶壶保温性好,煮出来的茶汤更暖。

用水:沸水才能泡出醇厚,别怕烫坏

寿眉的叶片和茶梗较粗老,含水量低,需要较高的水温才能泡出滋味:


新寿眉(盖碗泡):水温100℃ ,沸水直接冲就行,粗老的叶片不怕烫,反而能让清甜感更足。

老寿眉(煮泡):必须用沸水,水质还是选过滤纯净水或低矿物质矿泉水,避免水中杂质影响煮出来的香气,茶汤会更干净。


投茶量与时间:
盖碗泡“慢一点”,煮泡“别煮久”

寿眉的投茶量比前两种白茶多,而且煮泡和盖碗泡的方法不一样。

新寿眉(盖碗泡)
投茶量:150ml盖碗配7-8g新寿眉,茶水比1:18,滋味浓淡适中。


出汤时间:前3泡稍慢,后面再延长,避免滋味过淡。
第1泡:停留15秒出汤,茶汤浅黄绿色,闻着有青草香和淡淡的花香,带着自然的谷物香。

第2-3泡:停留25秒出汤,青草香减弱,滋味达到最佳,茶汤多了一丝醇厚,回甘清淡却持久。

第4泡及以后:每泡延长5秒。



老寿眉(煮泡)
煮老寿眉是国庆宅家的“治愈时刻”。

洗茶:500ml煮茶壶中放6-8g老寿眉,加沸水没过茶叶,浸泡30秒后倒掉,唤醒茶性。
煮茶:加入沸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5分钟,煮到茶汤呈深橙黄色即可。



分汤:煮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再分到品茗杯里,别一直煮着,不然茶汤会越来越浓,反而不好喝。

新寿眉清爽温润,没有涩感,适合夏天喝;老寿眉煮出来的茶汤醇厚顺滑,秋冬喝暖身又养胃。

国庆小长假,不必执着于远方的风景,宅家里泡一壶白茶,看着白毫银针在水中直立,闻着白牡丹的花香,品着老寿眉的醇厚,任时光慢慢流淌,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的万能泡茶公式,轻松泡出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