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掀起降度潮!五粮液古井贡跟进,茅台郎酒为啥不跟风?
“兄弟,今晚喝点?”“喝不动了,年纪大了,现在闻到高度白酒那股冲劲儿就头疼。”
这对话是不是特眼熟?以前酒桌上拼高度,仿佛度数越高感情越深,现在不少人端杯前都得掂量掂量。不是不爱喝了,实在是身体扛不住——高度酒的辛辣上头,让年轻人和爱养生的中年人都犯怵。
白酒市场早接住了这信号,一场“降度潮”正悄然袭来,还全是大动作。2025年8月,浓香巨头五粮液刚推出29度新品,古井贡酒更直接降到26度。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头部酒企的每步棋都算得精,这明显是行业风向标在动!
为啥纷纷“放低身段”?说白了,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现在白酒消费量遇冷,老一辈酒客渐渐喝不动了,年轻人可选的酒又多——啤酒、红酒、威士忌随便挑,凭啥非要喝辛辣的传统白酒?
五粮液调研显示,20-35岁年轻人里爱白酒的才19%,大多嫌高度酒呛人,还绑着劝酒、应酬的压力。降度就是拆门槛:口感柔和了,喝着没负担,微醺的劲儿刚好对年轻人胃口,这是主动抢未来的市场啊。
但有意思的是,浓香巨头忙着讨好年轻人,酱香大佬茅台、郎酒却稳坐钓鱼台,这背后全是门道。
1. 茅台:神坛之上的“不动如山”
先说茅台,不跟风的原因就四个字:没必要,也不敢。
茅台早不是单纯的酒了,是社交货币、身份象征,甚至兼具金融属性。53度飞天茅台是经过几十年折腾,被公认酱香最醇厚协调的“黄金度数”,早和品牌灵魂绑死了。
要是贸然搞低度酒,不光冲淡“高端稀缺”的牌子,还得让老客户犯嘀咕,这不等于劳斯莱斯卖三缸微型代步车吗?它的护城河够深,根本不用靠降度拉新。
2. 郎酒:高端路上的“偶像包袱”
郎酒则是背着“偶像包袱”。这些年它一门心思对标茅台冲高端,喊着“两大酱香”,还在赤水河对岸建庄园,全是为了打造“能和茅台比肩”的形象。
这时候要是转头做低度酒讨好年轻人,之前砸的钱、立的高端人设全白费了。就像苦练屠龙技的勇士突然去学种菜,老粉都得懵。所以它必须跟着茅台守高度,不能自降身段跟浓香酒抢市场。
其实喝酒没必要只盯着大牌,巨头们博弈的时候,懂行的早盯上核心产区的“宝藏酒”了——没品牌溢价,品质却实打实。比如我最近喝到的南池翠N9,简直是惊喜。
这酒产自四川邛崃,懂酒的都知道,这儿和宜宾、泸州齐名,是浓香白酒的“黄金产区”,北纬30度酿酒带的气候,空气里全是酿酒微生物,天然的发酵舱。
酒厂更厉害,是当地“老八大原酒厂”,还拥有168口“金三角名优老窖池”,窖池越老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一线大牌都找酒厂要基酒,堪称酿酒圈的“隐世高手”。
开瓶是纯粹的五粮浓香,酒体带点陈色,入口顺滑,完全没有新酒的燥辣。原来基酒窖藏了9年,还加15年老酒勾调,舌尖能品到陈年的醇厚,中段粮香、窖香特饱满,尾韵还回甘。
那天发小过来,我做了猪头肉、拍黄瓜等下酒菜,52 度的酒喝着特舒服,微醺得刚好。发小说保守估计有三四百名酒的品质,第二天起来也不难受,临走时还问我要链接,说是中秋节快到了,想买几箱回家孝敬父母长辈。
如今网上的热度很高,许多行家都是整箱回购,都说“性价比非常高,是纯酿酿的,闭眼买不踩雷”。不过现在快递很紧张,喜欢的朋友建议提前囤好。
说回这降度潮,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解药,更像行业的一次“分流”。
五粮液、古井贡是务实派,选了更宽但拥挤的赛道,用亲民姿态破圈,是顺势而为的智慧;茅台、郎酒是价值派,守着品牌稀缺性巩固塔尖地位,是有定力的自信。两条路没对错,只是品牌定位不同的选择。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可是好事:想轻松社交有低度酒,想品经典风味有高度酒,选择多了去了。毕竟酒是为人服务的,不管度数高低,能卸下疲惫和朋友开怀的,就是好酒。
那么老铁们,你更看好白酒降度之路,还是欣赏茅台们的坚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页:
[1]